《丑小鴨》能教會青少年如何面對校園霸凌?《三只小豬》與正當防衛能夠聯系到一起嗎?日前,一組“童話法庭”漫畫在網絡上傳播。晦澀難懂的法律知識變成了趣味十足的童話故事,吸引了不少家長和孩子的目光。據了解,“童話法庭”的創作者是來自揚州大學法學院的“童法同行”公益團隊。大學生們將童話元素融于普法話劇之中,通過童話法庭劇、廣播劇、普法繪本形式為青少年開展普法教育活動。
“傳統課堂普法的基本內容是平鋪直敘地傳授法律知識。對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來說,直接向孩子們講述法律條文,他們可能難以理解。”該公益團隊成員陳孟介紹說,長期以來,該團隊結合青少年理解特點,創新更為有趣的童話法庭形式,加深孩子們對法律的認識與理解,打破傳統課堂普法教育形成的僵局。
童話法庭劇表演作為“童法同行”團隊為青少年普法的主要內容,以話劇為基本表現形式,其劇本制作是以改編的童話故事為基礎,融入專業的法律知識,是一種更為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普法教育創新形式。據了解,該公益團隊已經創作出系列的“童話法庭劇”。
《灰姑娘》描述的是侵犯人身安全的虐待罪,《萵苣姑娘》講述的是侵犯人身自由的非法拘禁罪,《白雪公主》敘述的是侵犯人身安全的故意殺人罪……目前,該團隊的普法對象范圍涵蓋幼兒園至初中階段的學生。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對知識和信息的好奇程度及接受能力,為不同年級的學生設計了不同的法律講解形式。
為順應互聯網時代的特點,“童法同行”團隊推出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的普法形式。線下,“童法同行”公益團隊在學校和社區開展定點普法活動,表演童話法庭劇。另外,他們還關注到特殊教育學校,克服視力障礙,為盲童帶去以配音的形式進行的童話法庭表演;克服聽力障礙,為聾啞兒童帶去童話法庭的特制普法漫畫。多樣的普法形式,打破了傳統普法的單一局面,消除了時間與空間的隔閡,為特殊兒童普法開創新道路。
疫情期間,“童法同行”公益團隊將童話法庭劇、普法漫畫以系列劇、直播等方式呈現出來,以期獲得更廣泛的傳播和影響。“新冠病毒把大家都困在家,既然不能在孩子們身邊表演童話法庭劇,‘云課堂’也能延續我們的青少年普法之路。”該公益團隊指導教師李斯明介紹說,團隊利用現下受到眾人追捧的網絡平臺,如抖音等,結合時事熱點進行線上普法,開啟青少年普法“云課堂”。
成立以來,“童法同行”團隊穿梭于幼兒園、小學、初中之間,累計開展了200余場童話法庭話劇表演,深受青少年的喜愛和追捧。當前,為拓展普法對象的服務面,“童法同行”團隊正在探索公益創業的形式,把生動有趣的普法形式帶進社區,加強對社區內青少年法律意識的培養。
《中國教育報》2020年04月20日第8版
工信部備案號:京ICP備05071141號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
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
Copyright@2000-2019 www.cc-cev.cn All Rights Reserved.